尽管中美在出口管制方面 停战,但稀土元素供应链仍然脆弱。为了在西方市场建立长期韧性,需要继续投资以扩大国内能力,建设国内技术能力和人力资源。
美国和中国就稀土问题达成协议,几周前中国扩大了现有的稀土出口管制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美国和中国似乎已经就几个贸易问题达成了协议,包括中国实施的对稀土元素 (REE) 和其他关键金属的出口管制。根据 白宫发表的声明,实际上将取消对稀土元素、镓、锗、锑和石墨等几种关键金属的出口管制。此外,10月9日推出的额外出口管制措施将暂停。
尽管如此,这些出口管制的实施暴露了这些小金属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并凸显了提高西方供应链弹性的必要性。虽然与中国供应完全脱钩是不切实际的,也不可能,但最近的事态发展表明加强西方供应链的重要性。最近的中美紧张局势也反映了由于欧洲、韩国和印度等其他地区的相互关联性,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可能会对欧洲、韩国和印度等其他地区产生连锁反应。
即使这些出口管制被取消或暂停,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仍将继续存在。因此,我们可以预期中国将继续使用关键金属作为贸易谈判的杠杆,除非进行持续投资以增强西方供应链的弹性。
在稀土市场中,发展强大供应链的重要性非常明显,除非进行长期投资,否则供应链将继续脆弱。这种韧性需要建立在原材料采购之外,还包括加工和技术能力,2025 年 10 月 9 日扩大的稀土出口管制就证明
了这一点。稀土出口管制体现了在稀土元素供应链中发展技术能力的必要性
2025年10月9日,中国发布了一套环环相扣的通知,扩大了对稀土及相关材料、设备和技术的出口管制。这些限制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引入 的限制今年早些时候引入的限制之上的。在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北京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将控制范围扩大到整个稀土资源供应链,从国内矿商和设备供应商到外国制造商、组装商、研发 (R&D) 以及利用中国稀土投入或技术的知识产权 (IP) 合作伙伴。
这些管制措施代表了对之前限制的重大扩展,加强了稀土出口许可证的作用,并维护了涉及中国稀土元素投入或专有技术的技术转让和跨境服务的权威。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这些规则,任何使用中国技术生产贸易限制范围内的稀土(无论是精矿还是单独形式)和/或其合金(包括含有这些的钕铁硼磁体)的外国实体都将受到贸易限制。
这些贸易限制凸显了中国对稀土行业的控制远远超出了生产和加工能力的范围,还包括技术和专业知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行业必须通过投资研发和开发相关人力资本来发展专有能力。
磁铁生产商面临最高的风险
虽然加工和磁铁制造都需要投资,但由于产能差距和技术依赖性,后者的优先级要大得多。
生产能力:中国占磁铁制造的 >95%,而加工制造业仅占 85-90%。中国以外的磁铁市场更加分散。因此,生产者级别的可扩展性有限。
技术能力:国外稀土元素分离高度集中,国外仅存在三大分离器。这种集中使这些大公司能够投资专有技术并扩大业务。相比之下,磁铁生产商市场是分散的,由规模小得多的公司组成,这些公司在技术和原材料方面都依赖中国,这使得它们高度容易受到稀土技术的任何贸易限制。
中国以外的稀土分离有限。虽然该国开采了 69% 的稀土元素,但它分离了全球 80-90% 的稀土元素。尽管近几个月来对稀土加工进行了一系列投资,但稀土元素分离目前仍以三个主要出口为基础。中国隔膜:
- MP Materials 是一家完全整合的稀土生产商,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近年来,该公司系统性地减少了对中国的依赖,导致精矿于 2025 年 4 月停止出货。2025 年 7 月,MP Materials 与美国国防部建立了数十亿美元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为了扩大其在德克萨斯州的下游磁铁制造业务,作为更广泛的国家努力的一部分,以确保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安全。
- Lynas Rare Earths 在西澳大利亚州提取稀土元素,精矿在其位于马来西亚格本的工厂运输和加工。该公司的商业模式避免了对中国分离能力的依赖,利用其专有技术来分离稀土元素。
- 索尔维公司在法国拉罗谢尔经营着一家稀土分离和纯化工厂。2025年,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并在现场开通永磁体稀土生产线。索尔维利用自己的分离技术来处理稀土元素,并奉行以欧洲自主和回收为中心的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以外的这三个关键分离商对这些措施的敞口较低,因为它们都依赖于自己的专有技术。
CRU跟踪的许多即将推出的稀土有机硅分离器将采用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发的专有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中国专业知识和设备的依赖。尽管如此,中国的稀土加工行业在技术上仍然先进,成本竞争力很强,这反映了几十年来的工艺优化和规模经济。因此,ex.预计中国生产商将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可能需要持续的政策支持来保持有竞争力的利润率。
随着我们进一步向下游移动,中国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虽然该国分离了全球 80-90% 的稀土元素,但它生产了全球 95% 以上的稀土磁铁。此外,例如。与隔膜相比,使用中国稀土元素作为原料的中国稀土磁铁生产商面临的风险更大。虽然大多数生产商关于设备原产地的可验证信息仍然有限,但中国技术因其成本效益和性能而得到广泛认可。
根据行业讨论和建模,CRU了解到,中国磁铁生产技术仍然是全球最具成本效益和技术先进的。可以合理地说,一些未经验证的生产商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中国设备,增加了他们对稀土贸易限制的敏感性。
除了增加产量之外,稀土供应链中的技术能力对于中国生产商来说仍然薄弱
。出口管制的放松对市场流动性来说是积极的一步,但形势仍然微妙。如果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进一步谈判失败,可以迅速恢复控制。这意味着稀土市场仍然面临出口管制回归的风险,并强调了在整个稀土元素价值链中进行战略性长期投资的必要性。这不仅适用于增加稀土和钕铁硼磁铁的产量,还适用于投资开发用于加工和生产它们的技术。
今年早些时候,继第一轮稀土元素贸易限制之后,多元化加速。随着政府和行业努力重建中国以外的供应链,大部分投资都流入了新的产能,而不是升级技术能力。
例如,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政策激励措施的支持下,
项目如下:- 作为 MP Materials 的美国磁铁综合业务,
- Lynas 的卡尔古利加工中心,
- 以及索尔维振兴后的拉罗谢尔分离设施......
获得了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急需资金。尽管进行了这些投资,但资本流入研发活动的速度却很缓慢。
最近对稀土技术的贸易限制浪潮暴露了该行业的技术脆弱性。因此,我们需要大力推动稀土研发活动,以增强竞争力,并从长远来看对抗中国对稀土资源技术的优势。这种推动力可能在磁铁领域最为明显,因为磁铁领域需要弥补的差距最大且最难填补。为了支持这一点,投资者需要增加对专注于开发专有稀土技术的技术初创企业、机构和生产商的兴趣。
平衡成本效率和供应安全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长远来看,磁铁制造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将需要在成本效率与供应安全之间取得平衡。预计许多国家将接受更高的韧性成本,承诺签订长期承购协议,并与政府支持的项目保持一致,以减轻地缘政治风险。
虽然中美最近的贸易谈判似乎有效地暂停了稀土出口管制,但贸易关系仍然脆弱,该决定的实际结果要到未来几个月才能明朗。此外,鉴于原始设备制造商在维护生产线方面面临的挑战,从长远来看,这场贸易战将继续影响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采购决策。
由于稀土是次要金属,其价格对最终产品成本的影响有限,因此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因此,公司越来越优先考虑稀土的供应保证,而不是短期成本优化。展望未来,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因为重点是建立更强大的稀土元素供应链,以避免未来的中断。
稀土和更广泛的关键金属格局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供应商、贸易商、最终用户和金融机构必须领先于这些快速发展。
CRU 提供现成的情报和量身定制的研究,以帮助组织预测变化、降低风险、发现机会并做出明智的前瞻性决策。在我们最新的稀土特别报告中,我们讨论了贸易限制如何重塑市场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未来。要了解 CRU 如何支持您在稀土和关键金属环境中的战略——无论是通过定价服务,特别报告 或咨询项目,请 联系这里。